中国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现状难点与建议

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1226/4317321.html

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率先在农业领域建立了合作机制。十余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农业合作也从小到大、由浅入深,机制不断完善、方式不断创新、经贸成果丰硕,迎来了愈加广阔的合作空间。

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背景下,准确把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的趋势与特点,根据有关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农业领域的交流,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农业经贸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机制历史沿革

中东欧地区是一个地缘政治概念,中东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称呼。中东欧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已增加到17个国家,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波黑、阿尔巴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希腊。

年,第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论坛在北京举办。起步之初,虽然仅有8个国家40多位代表出席,却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此后,每年一届,先后在中国北京、苏州、无锡、合肥等地举办八届,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了第九届、十届。逐渐地,参与国家越来越多,活动级别越来越高,代表们介绍各国农业现状和发展战略,总结年度合作成果,共同谋划合作路径,论坛成为了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成立,农业合作论坛被正式纳入总体框架之下。随着国家层面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与“一带一路”深度对接,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机制日益成熟,汇聚出蓬勃活力。

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经贸论坛在中国昆明举办,期间首次召开了农业部长会议,同期还举办了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实现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全覆盖,建立了每年召开农业部长会议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农业部长会议、农业合作经贸论坛和农产品博览会“三位一体”的模式。

建立有效的协调机构。在农业农村部主导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促进联合会于年6月成立。该联合会定期组织召开咨询委员会会议,每年召开两次,对成员国之间开展农业合作进行具体指导。

建立稳固的双边合作基础。近年来,中国农业农村部已与15个中东欧国家签署了40多份双边农业合作协议,与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等中东欧国家农业部建立了农业合作工作组。

14年间,从最初的携手同行,到不断创新,打造出农业合作的亮丽名片,中国—中东欧国家搭建起了越来越坚实的农业合作保障机制。

二、中国—中东欧合作特点

近5年来,在消费方面,中东欧几乎所有国家都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国内消费和投资,消费正日益成为中东欧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固定投资方面,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增幅最大,而马其顿则是中东欧国家中年以来投资一直同比负增长的国家;而就业情况,年大部分中东欧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依然紧缺,就业率增加,企业职工工资不断增长,直接带来消费的增加。相比之下,西巴尔干国家的失业率仍处于高位,波黑的失业率达到34.4%,马其顿为20%,黑山、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分别为17.8%、12%和11%。年,中东欧地区多数国家的通胀率同比有所上升。其中,罗马尼亚的通胀率最高为4.6%。但从整体上看,中东欧国家通货膨胀率仍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客观上也有助于消费的增长。

在中东欧17国中,经济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波兰,达到5.1%。这是波兰从年以来连续第26年保持经济增长,也是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而年经济增速最低的是马其顿,仅为2.1%。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以机制建设为基础,双方关系不断深化拓展,呈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主体上,形成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模式;渠道上,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涵盖诸多领域的多元沟通交流方式;内容上,覆盖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国家外交的作用。中东欧并非铁板一块,从二战开始,与前苏联的关系以及现在与欧盟的关系都很有特点,并非统一的欧洲模式或苏联模式,亲美反美、亲俄反俄的立场都有。对中国态度不是极端化,主要采用务实态度,重点考虑经济上的好处。

第二,区域跷跷板的效应。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投资体量很小,虽不及中国与英国的10%,但有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可作为未来发展空间,同时起到用中东欧国家削减欧盟对华消极影响的作用。

第三,利益差异化明显。中东欧对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存在预期偏差,中国对中东欧不同国家投资不等,利益差异分化明显,影响了各国的积极性。年至今,中东欧合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对中东欧的投资既不如欧盟对其投资,甚至比不上日韩在中东欧的投资。

第四,市场依赖倾向严重。中东欧国家对与中国开展合作确实存在大国没有小国受益大的现象,波兰、捷克认为中东欧合作挤占双边合作资源,有明显等靠要思想;而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等国因人口少、经济体量小,就明显感受到来自中方投资的益处。

三、亮点与难点

(一)中国—中东欧合作亮点

1.经贸投资合作不断深化。据统计,中国与中东欧16国贸易额从年的亿美元增至年的.8亿美元,增长30%。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总额增至.3亿美元,同比增长21%。在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额持续攀升的同时,双方贸易结构更趋均衡,双向投资持续增长。截至年底,中国与16国双向投资总额已近亿美元。

2.农业、地方合作空前活跃。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潜力大,互补性强。中东欧国家开始从多年来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转为对中国装备制造和投资的需求,同时中东欧国家的商品,包括红酒、奶制品、果酱、植物油等日常消费品开始大量出口中国,中东欧国家在食品等领域执行欧盟标准,产品质量高,但价格却低于西欧国家,因此“中东欧国家制造”在中国市场前景看好;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出现了双向投资迅速增长的趋势,目前在中国的中东欧国家企业约有多家,企业经营效益良好。在地方合作方面,截至年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已建立友城、伙伴城对。中国与中东欧17国地方省州市各级互访频繁,中资国企与民营企业同中东欧国家企业直接对口合作密切,成果显著。

3.人文交流精彩纷呈。在教育方面,截至年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向留学人员达00人。中国97所高校与中东欧国家29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高7+1”教育政策对话会举办了6次,高校联合会举行过5次会议;“未来之桥”中国—中东欧国家青年年交流营在北京和西安开营。

4.中东欧群体壮大。按照程序征得欧盟意见后,希腊于年正式加入17+1阵营,贯通了欧亚大陆到欧亚非大陆,具有重要的意义。中东欧合作不再是全社会主义阵营,也有老欧盟国家加入,迅速提升了活力,增加了区域合作吸引力,并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在中东欧全面开花结果。

(二)中国—中东欧合作难点

1.中国如何超越德国、美国、俄罗斯,为中东欧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中东欧关系必须放在中、美、俄等大国关系中去看,不能只看17+1。目前主要难点是欧盟内部疑虑较重,特别是德国和法国担忧中东欧国家与中国靠得太近,分散了欧盟整体实力。德国长期将中东欧视为后花园,法国从年开始也将中东欧与中国合作视为挑战。欧盟称中国与中东欧合作为“外国绕过中央政府与中国地方政府打交道”。现有13个中东欧国家是北约成员国,如果一旦有区域冲突,会直接站队美国。

2.中东欧合作怎样做好平衡术。中国—中东欧合作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平衡关系,即不能让中东欧影响中欧整体关系,造成中欧关系紧张、甚至恶化,那样就是得不偿失。虽然欧盟与中东欧国家在难民、环保、能源等问题上有不同看法,但最终中东欧听从欧盟的意见。

3.明确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的初心、使命。中国要明确在中东欧做什么,特别是要准确对接中东欧国家的实际需求,处理好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多边主义下的双边关系。

四、合作建议

总体上对中东欧17+1合作持粗放的乐观主义,中东欧国家17+1要呼应绿色合作,迎难而上,体现务实合作,平衡各方所需。建议如下:

(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同属新经济体和发展中板块,存在较好的合作基础,是欧美所不具有优势。抓住有利时机,对不同国家采取差异化策略,甚至一国一策,在政策层面给予机制性优惠扶持,同时多领域开展合作,如对保加利亚、爱沙尼亚等农业国重点开展农业电商合作。

(二)中国影响力提升的同时也要做好接受批评声音的心理准备,影响力上升必然带来疑虑上升,把持好开放、包容、共享心态,首先把自己做好,同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7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