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变局中的巴尔干第二则将要成为美国金融
相比起一战时期,现在巴尔干反而不那么容易成为火药桶了。原先为什么容易成?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法德矛盾的延伸,也就是俄奥矛盾的延伸,换到一个更大的位面上说就是英德之间对抗的一个广义外延,现在这个地方根本就是一边倒的形势,根本不存在一个两极对抗的状态,这里很容易就变成亲附美国的一个“东南亚”。因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铁幕”将在第聂伯河上展开,铁幕背后的部分就很容易被碾碎,就像当年希腊的命运一样,当然,这次的分野非常狭窄,仅仅是美俄对抗意义上的,对于sino来说这道分界线的意义非常有限,在这道幕后是一个高度破碎的欧洲,欧盟趋近于解体,而中欧的德国与南部的地中海财团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重组洗牌的能量非常强。西方会从一个单数概念转化为复数词汇,巴尔干作为没有依托的一方,最容易遭到蚕食,当然不排除有少数的巴尔干国家想要和法国或者德国建立单线联系,但是在没有欧盟这个框架支撑下,他们只会更快的与美国建立最稳固的单向联系,欧洲被打乱重来后唯一能将它们联系到一起的只剩下北约,但是不排除他们会为了一些局部的势力范围而动粗,但是巴尔干方向很困难,因为这个地区在冷战后就被美国高强度介入了。
事实上除了德国在北部(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土耳其在阿尔巴尼亚有些许势力范围外,最核心的关系还是由美国领导的北约安全体系,波黑这种匪夷所思的架构的国家就是这种武力干涉和入侵的产物,他打碎了冷战后在巴尔干最强大的一个国家,用所谓的穆克联邦和塞族共和国共治的办法来维系这个试验品的稳定,最终裁决权仍然在北约和美国手里,巴尔干的最大裁决者既不是德国,也不是地中海财团,而是美国,巴尔干体系相对于欧洲其他地区最大的特征就是军事化。-年间,原苏东盟国等相继加入北约,在南斯拉夫联邦(亦即塞尔维亚和黑山)后方形成一道厚实的屏障,这就意味着,一旦塞尔维亚出现反骨,想要收复科索沃乃至恢复南斯拉夫版图,那么不仅会受到亚德里亚海方向的空中打击,还会受到陆地上四面八方的进攻,东侧有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南翼有希腊、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北部有克罗地亚和匈牙利,连西部自己的小兄弟黑山也加入了北约,偕同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一起对塞尔维亚构成了最严重的威胁。
巴尔干地区就是很穷,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西欧没资源但是有工业,东欧俄罗斯没多少工业但是有丰富资源,所以他们之间的区域间或者跨区域的联系协定乃至军事同盟,背后都是以经济逻辑为依托的,但是巴尔干不一样,他们穷的叮当响,所以只能用安全关系为契机,经济利益其实还是个赠品,他们的核心不在于经济,这是巴尔干乃至加入北约的中东欧国家最大的问题。除了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西北部原先就是奥匈的工业区而本身就是发达国家,还有冷战后被以样板培养的波兰外,融入西方的东欧国家就没有几个好样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仔细去看看他们的经济,比起他们要强得多的希腊,在欧债危机面前也被打脸到毫无颜面可言的地步。所以他们在经济发展上和欧洲其他地区比就是严重落后的,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进入市场经济,仅仅是用商品经济和私有制等价于市场经济,导致他们的经济逻辑仍然是前现代的,这种穷鬼逻辑使得他们更容易把财富的保留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担保形式。简而言之,国际上亲次级列强的且越是落后的地方,以后越是容易亲美,因为他们最容易形成的不是商品市场,而是资本市场,这种经济发展很容易走到金融自由化,而这一招最容易动用的国家就是美国,巴尔干就是典型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