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桶拒绝葡萄酒审美pua,不是只
Hi,这是#酿造工艺#的第1篇文章。
以前我只知道葡萄酒有价格pua,看到有的朋友在社交平台分享几十块的小酒,下面好几条“你该升级一下了”评论,还要配上阴阳怪气的笑哭表情。
后来发现连桶味也能pua。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法国桶变成了业内的黄金标准,它带来的木头香、烘烤香等,变成了判断一瓶酒是否优质的准绳。
被想牟利的商家鼓吹一番,再被学得一知半解、热爱创造鄙视链的人一忽悠,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干脆把没有木头味的一律当作便宜烂酒。
甚至还有聪明人发明了橡木条、橡木粉来赋予葡萄酒“法国桶味”。
但不是所有葡萄酒都适合用法国桶,一旦强行追求“高级感”,盖过了葡萄酒原本的花果香气,只剩粗糙的口感时,烂酒就诞生了。
再说审美应该是多元化的。
今天我们来了解下另一种“桶味”:斯洛维尼亚桶。
橡木桶给葡萄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两方面:香气和质地。
例如我前几天写喝酒笔记的这款酒,烟叶、香料等香气就是在桶中陈年产生的;
单宁虽然含量高,但并没有觉得酒的质地粗糙,或是非常苦涩,也是因为桶里陈年这个过程把单宁驯服得柔和了。
因为树的品种、生长环境、木材质量、风化时间、烘烤时间等不同,做出来的桶对酒的影响也不一样。
除了常见的法国桶、美国桶(其中还有细分),几个东欧国家也生产橡木桶,例如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桶用的树是夏栎(Quercusrobur),这种树的纹理更细致,含有更高的鞣花单宁,自身的香气比较淡。
而且这种桶尺寸很大,容量能达到几千升,显得大部分升的法国桶特别娇小。
桶大,葡萄酒和桶的接触面积就小。这样在陈年的过程里,葡萄酒不会从桶里吸收到太多单宁,果香味可以保存得更好,木香等微妙而且完美融合。
所以斯洛文尼亚大桶非常适合用来酿造需要缓慢陈年的葡萄酒。
在19世纪时,斯洛文尼亚桶一度很流行,尤其是在意大利北部。
但后来法国橡木桶站上了鄙视链顶端。因为法国桶代表的现代酿酒业代表了一种行业标杆;另外控制发酵温度、浸皮技术的改进让酒不用再陈年那么久了。
庆幸的是,这几年斯洛文尼亚桶有回春的迹象。
因为酿酒业要探索新领域,也有消费者拒绝统一的审美。不仅如此,喜欢用斯洛文尼亚桶的几个意大利产区还算争气,有几款好酒光耀门楣,桶也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