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故事丨青春扎根一带一路澎湃在线
本文共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共建“一带一路”是各方共同打造、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它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处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演绎着携手合作的繁荣景象,展现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
值此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中国青年在“一带一路”上各岗位无悔奉献的故事……这一个个故事,因人物真实而更显鲜活,因情感真切而愈加动人。
01
连接中东欧商路的美女联络员何坚
▲何坚(中)在与各国同事工作(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何坚是宁波市中东欧博览与合作促进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自年起,她作为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双方交流和经贸合作的联络员,至今已经6年多了。
今年全球各国受到疫情影响,何坚有了新的工作挑战,参与筹划宁波投资贸易云洽会暨中东欧商品云上展。
“每年6月是我和同事们最忙的时节,为了服务好中东欧各国政府以及企业,我们从4月就经常连续奋战,目标就是为了确保所有参展嘉宾和参会人员能够从中国满意而回,满载而归。”何坚说。
塞尔维亚的不老莓、罗马尼亚的玻尿酸、保加利亚的玫瑰水、黑山的葡萄酒,这些品质优良的中东欧产品都是随着中国的“一带一路”源源不断地抵达中国,在宁波的展会现场,受到了广大采购商和中国消费者的热情欢迎。
捷克的鲨鱼飞机、拉脱维亚的无人机软件、斯洛文尼亚的医药向观众展示了小而美的优势产业,他们在中国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年4月,希腊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大家庭。为了保证17个国家都能参与,何坚每周来往于宁波和上海两地,经过多次沟通,最终敲定希腊参展参会方案。
博览会开幕当天,何坚看到现场呈现了以蓝白为主色调的希腊国家馆,看到采购商和消费者为希腊产品驻足,她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那一刻她非常满足。
丝路漫漫,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作为一名普通的商务工作者,我有幸能够参与和见证“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事业,这是难得的人生体验”何坚说。
02
“一带一路”上大风刮不走的青春
▲截至4月16日,今年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列大关。(来源:新华网)
阿拉山口因风而出名。
风吹石头跑,鸟都飞不了,一年一场风,从年头刮到年尾,年平均8级以上的大风接近天。
冬夜里的阿拉山口市区很安静,昏黄的灯光下,一场小雪让小城更加静谧。但在火车站旁的铁路国际联运大楼、综合保税区、铁路轨道上依然一片繁忙热闹。
32岁的党少飞是山口海关监管二科副科长,大学毕业后来到新疆,一待就是8年。年,随着蓉新欧、汉新欧等中欧班列接连运行,阿拉山口成为中欧班列出入境的主要通道。党少飞所在的科室成为服务中欧班列的专门科室。
党少飞喜欢通过每一趟中欧班列的载货分析各个地区的经济特点。以前,阿拉山口海关出入境的物品多为矿产品与原油。随着中欧班列和“一带一路”的开启,这里的出口产品种类增多了不少——服装百货、电子产品、汽车整车、发动机、洗衣机、冰箱、笔记本电脑……
身为陕西人的党少飞在新疆安了家,成了一名“驻边”青年。从工作单位乘车到家需要两个小时,可是,党少飞一个月只能回家一次,一年中,与同事生活、工作的时间占了近天。党少飞结婚时,接亲、订酒店等事项都是同事帮忙操办的,“一代代阿拉山口海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亲如一家”。
03
“一带一路”上的国际拆迁
▲3月10日,卡洛特水电站进水塔提前全部封顶。(来源:三峡集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