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最佳陪练曾被誉为世界第一削球手

老球迷们都知道,削球打法曾经风靡一时,如乒坛前辈张燮林、林慧卿、郑敏之、陈新华、王浩、童玲、丁松等等,都是一等一的削球高手,他们为球迷奉献出无数场难以忘怀的经典攻削大战,时至今天,比赛的精彩瞬间如海底捞月的镜头画面依然历历在目。

随着大球时代的到来,削球选手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纵观乒坛,该打法在男线几乎绝迹,女线倒是有一线生机。例如,被球迷誉为“世界第一削球手”的武杨便是该打法的坚守者和传承者。

本次,小编将带大家走近这位顶尖削球高手。首先,了解武杨的技术特点有哪些?其次,以武杨为例,分析削球打法的生存空间为何越来越小?再次,通过数据解读她的成长,最后,浅析削球打法的前景如何?下面,我们一一进行分析。

打法技术特点和相关案例分析

武杨,年出生于山西阳泉,是削球打法的杰出代表人物。并凭借该打法名震乒坛,赢过王楠、张怡宁、李晓霞和丁宁等超一流选手,外协会的顶尖高手输她更是大有人在,这里边包括冯天薇和石川佳纯等等。

其技术特点和打法风格总结如下:

1,武杨属于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的削球结合攻球小众打法。

具体来说,在削球时,武杨可以充分利用两面胶皮的差异化制造出不同的旋转来迷惑对手,这样的好处是有两点,一个是可以利用对方的无谓失误直接得分,另一个是当对方旋转判断出现较大误差时,她可以该用攻球牵制对手。能削能攻,使得武杨对比赛的节奏掌控非常出众,尤其对外国选手,她的旋转变化往往令对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巅峰期的武杨外战胜率很高,完全能够起到“奇兵”的作用。

武杨不仅仅是一名削球手,她还是一位出色的“攻球”手,在比赛中,她先是利用反手生胶削球的旋转变化牵制对手,不让其轻易上手,随后当对方回球质量较低时,她瞅准机会一板暴冲弧圈直接得分。

2,发球相对单一却独具特色,倒板技术非常娴熟。

武杨的发球时,看似是反手发球,其实仔细观察,她大多数会利用正手的黑面反胶发出高质量的旋转,发球动作结束瞬间她会顺势倒成正常的抓板模式。之所以选择这样发球,是想利用反胶制造强烈的下旋球牵制对方。对方回搓或者挂起来,都会先进入到她的节奏中去。小编认为武杨的这种发球非常利于她抢先手。

3,对于旋转的理解,武杨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武杨正手削出的旋转非常强烈,这是她区别于其他削球手的关键点。配合上刁钻的落点,一般的对手很难过她这一关。

武杨在比赛中正手利用反胶削出的下旋球看似弧线很高,但是旋转很强,对手即便采用搓接回球,依然下网,可见她的削球底子和手感非同一般。

4,强大的跑动能力,是支撑她削球打法的重要因素。

武杨步法轻盈,动静结合,预判能力很强,对对手的出球线路算计精准,在合适的时空削出美丽的弧线是她的拿手好戏,这种跑动能力需要超强的体能输出。

5,武杨拥有顽强的意志力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打削球讲究软磨硬泡,一方面需要耐住性子沉住气,稳扎稳打,尽可能把对方的节奏打乱,讲究一个“乱中取胜”。另一方面还要学会顶对方的重板,对方拉的越转越冲,你削过去的更转,一旦能顶住几个对方的重击炮般进攻,你就会占据主动,双方这个时候拼的是意志力,就看谁比谁多一板球。

总的来看,武杨的打法是以削球为主,攻球为辅的特殊打法。她不同于以往的纯削球打法,而是有点类似乒坛前辈丁松的削攻打法。球场上的武杨刚柔并济、攻守兼备且作风顽强,只要球不落地,哪怕有一丝丝的机会,她也毫不放弃,值得称赞。

探析为何削球打法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小编认为,纯削球打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说到底,削球是一种防守打法,缺乏进攻手段。想得分只能通过等对方攻球失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捡漏”。可是遇到顶尖高手,人家正手基本功扎实,拉球无谓失误非常少,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像是国手许昕、刘诗雯等打削球颇有心得,可谓十拿九稳,胜率很高。

以武杨为代表的削攻打法则是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才摸索出来的特殊打法。事实已经证明,这种打法也遇到了瓶颈期,尤其在世界大赛中很难打出名堂来。

整体来看,削球打法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其原因小编总结如下:

首先,两面弧圈球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已经成为进攻方的主要得分手段,制约了削球手的发挥。

弧圈球本质上是一种上旋球,具体很强的攻击力而不失稳定性。进攻方一旦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削球手很难扛住强烈的旋转,同时在跟削球手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攻球手开发出了“长拉短吊、左右调动”的有效战术。使得削球手在频繁的前后、左右跑动中回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击球质量。

同时,削球手的器材配置方面,基本都是一面反胶一面颗粒胶,颗粒胶无法很好的主动制造旋转,只能依托旋转和落点变化跟对手周旋,面对攻手的两面弧圈高质量进攻,削球手场面上确实显得被动一些。

其次,削球手需要具备技术的全面性:攻守兼备。

以武杨为例,她既要削球,逮住机会还要攻球。一方面要削得住,顶住对方的重板进攻,另一方面还要攻得出。考验她的是两方面的基本功,不仅仅要求削球技术出众,攻球也得过关。而对于攻球手来说,只需要掌握攻球技术即可,因此,这也意味着武杨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与此同时,武杨在击球时需要面临两种打法体系和思维的选择,何时选择削球?何时选择攻球?需要在一瞬间进行抉择,谈何容易?因为机会转瞬即逝,想想看,确实烧脑!

再次,大球时代的来临,对于削球打法是把双刃剑。

很多球迷认为新塑料球的到来,使得颗粒胶打法尤其削球打法焕发生机。因为球大了,材质也换了,攻球手拉出的弧圈球速度和旋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换言之,拉过去的球质量没以前高了,一板定乾坤的球少了。削球手显得更容易对付一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球大了后,削球手削出的旋转也会下降,攻球手更容易拉这种球。

同时,攻球手为了更好的解决大球的影响,普遍加体能,用更大的力量来换取速度和旋转,其实拉球的质量并没有想象的低。小编认为,大球时代的来临,对削球手同样提出了挑战,尤其对武杨这样的削球手影响很明显。用她本人的话说:“换了球以后,我的整个打球风格都被打乱了。”

还有,削球削出的下旋球相比攻球的上旋球速度较慢,给了对方太多反应时间,丧失了主动权。

众所周知,下旋球比较沉,上旋球比较冲,下旋球的飞行时间相对长,这就给了攻球一方更多的反应时间。从攻削比赛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攻球手的惯用套路就是把削球手打退台,逼迫对手把球慢悠悠的削回来,而自己站位近台,要么搓一板短球把削球手吸上来,要么继续借助落点拉住对手。这从侧面说明了削球手的回球速度比较慢,给了攻手太多的进攻手段,丧失了比赛的节奏和主动权。

最后,削球手的成材率很低,队内比赛优势不明显,更多的角色是承担陪练工作。

还是以武杨为例,她的任务主要是担任主力陪练。因为国乒的主要对手基本都是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所以你看女乒的六大主力,从丁宁、刘诗雯到陈梦、朱雨玲再到孙颖莎、王曼昱,都是清一色的两面反胶主流打法。

所以武杨这样的削球手,要么像老前辈丁松那样,以世界大赛团体赛的奇兵身份亮相,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要么担任女乒的陪练,效仿其他协会的削球手,让主力们能适应这种打法即可。事实上,武杨这些年任劳任怨,担任的就是辛苦的陪练工作。

总体来说,相比攻球手的赫赫战绩,削球手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尤其在面对队友时,当适应了她的旋转后,她很难有所斩获。久而久之,削球手队内难出成绩,很难打上来,这就导致攻球手的数量远远多于削球手,使得后者的成材率很低,有点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味道。未来,小编大胆预测,以武杨为代表的削攻结合打法的削球手只会越来越少。

数说女乒副队长:实力大于名气

作为削球手的武杨,因为优异的成绩表现和顽强的拼搏精神,还担任着女乒副队长一职。那么,这位副队长取得过哪些令人刮目相看的战绩,我们通过几组数据一探究竟:

一、

单打方面:两获全国青少年女单冠军。还曾获得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乒乓球女单冠军,年,武杨在国际乒联斯洛文尼亚公开赛女单决赛中4:3战胜李晓霞,首获个人公开赛单打冠军,并据此获得世乒赛参赛资格。

双打方面:携手队友多次获得双打亚军。

团体方面:凭借年女团世界杯冠军成员,武杨成为山西历史上首位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这也意味着她正式跻身世界冠军行列,对于削球手难能可贵。

可以看出,作为削球手,武杨小小年纪便展现出不俗的实力和天赋。单打比赛,她击败过多名女乒主力,体现出了很强的冲击力,让球迷眼前一亮。双打方面获得亚军实属不易,这也印证了削球手确实不好配双打,毕竟一攻一削节奏上有些脱节,一旦对手适应了这种打法,很难笑到最后。团体赛方面,武杨因为出色表现得到教练组的认可,能收获世界冠军的称号,足以说明她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作为一名削球手,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好样的!

二、

数据来源:乒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95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